【甘肃省康县讯】近日,康县气象局收到一份特殊的邮件,原来是中国气象局颁发的“中国天然氧吧”证照和证书。今年一月份,中国气象局就发布了《中国气象局关于2023年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评审结果的公告》,全国66个地区被正式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甘肃省陇南市康县名列其中。 李克军 摄 “中国天然氧吧”是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标志首批品牌之一,获评地区具有负氧离子含量高、空气质量好、气候环境优越、设施配套完善、适宜旅游休闲养生等特点。此次获评是对康县绿色生态资源的充分肯定。 精雕细琢打造宜居小城 积极转化生态“金名片” “中国天然氧吧”评选具备的条件之一是气候条件优越,一年中气候舒适时长不少于3个月,而康县的气候舒适期时长达9个月。然而仅有舒适的气候和优越的生态资源远远达不到群众对“宜居”的期望。 康县环山而居、绕水而生,地形地貌高低错落,主城区四面环山,平面拓展空间十分有限。近年来,康县围绕“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研判现实所需,聚焦民之所盼,锚定市委“三城五地”目标和“五美康县”建设的准心靶向,在城市建设上精雕细琢,用足“绣花”功夫,打出了一套拆旧治乱、建新补短、内外兼修的城市建设“组合拳”, 精准发力实施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行动。围绕“拆、补、建、治”进行绣花式打造,系统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补短板式改造,改建埋设污水、雨水、供水、供热等管网2.3万米,根治小区居民“心病”; 完善停车场、专业市场、水气管网以及行人座椅、公厕、母婴室等强基础惠民生的配套设施,让市民生活更舒心;建成了东街、中街、西街三个便民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不断满足了辖区老人就餐、娱乐、保健、康复等多样化需求,让老年人“养老”变“享老”;规划建设“口袋公园”、绿地、文旅商街、体育场地等城市设施,提升城区整体布局和服务功能;谋划启动旧城关中学地块新建幼儿园项目,解决城市东区学前教育问题… 随着一项项城市品质提升举措的落地实施,城市“顽疴旧疾”和“疑难杂症”不治而愈,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口袋公园”串珠成链、各式休闲座椅随处可见、各类鲜花扮靓着城市空间;彰显文明与进步的城市书房用书香浸润康城;浓缩着康县的历史的人字桥商业步行街成了康县最闪耀的夜色,步步浪漫,处处风雅……这些都是精雕细琢经营之下的宜居小城,将“精致”写在城市建设的“颜值”上,将“宜居”“舒心”納入群众的期盼中。 初秋的康县,清晨推窗远望,青山如黛,薄雾如纱,轻轻环绕在白云山间。燕子河穿城而过,欢快流淌着。晨练的人们有的逆流而上在跑步,有的在跳广场舞,还有的寻一处安静,挥洒自如、舞动拳脚,打起了太极拳、八段锦。
陈 佳 摄 晨练结束的退休干部陈建萍和记者聊天说:“生活在康县确实幸福,夏天不热,冬天有暖气,也不太冷,县城虽小,但规划利用的好,各项设施越来越完善,干净整齐,很舒服!”记者以为她接下来是不是要买菜回家准备午饭时,她开心地说到:“孩子忙,不回家吃饭,就我和老伴,社区有长者食堂,便宜实惠还好吃,还不用买菜刷碗。” 到康县采访的同行每次离开时都会说,原来的康县夏天太凉快,来了就不想走,现在的康县是吃住工作都很舒心,啥时候来了都不想走! 南水北山 不断践行生态“金名片” 据悉,要想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地区面积不低于200平方公里,需要一年以上稳定可靠的负氧离子观测数据,数据采集也要兼顾生活区和旅游区,负氧离子年平均浓度不低于每立方厘米1000个。而康县年均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都在3300个以上,景区监测峰值负氧离子高达每平方厘米62022个,简直就是“天然氧气舱”!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康县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实行‘美丽乡村+旅游+康养’,着力打造一流旅游产品体系、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服务品牌,促进旅游业态向康养拓展升级。”“深化水资源利用,做大景区体量,把青龙山的‘山’和阳坝的‘水’打造成康县康养旅游的名片……”
李克军 摄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康县阳坝镇油房坝村取景拍摄。节目中的“山水小分队”,深入探访阳坝镇油房坝村,从自然环境、地理风貌、历史民俗、生产生活等多角度沉浸式体验并解密油房坝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后的乡村振兴之路。当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仅仅是油房坝村的振兴密码,更是康县向“绿”而生,书写绿色发展的“实践答卷”。 明年,我们一起去跑“康马”、跑完后打卡“青龙之巅”、站在云端观日出看云海;一起到阳坝赛龙舟、体验“女娶男嫁”奇特婚俗、再用阳坝的水泡一杯阳坝的茶,是不是特别香?一起在山根梦谷吃火锅、在桃园喜居品尝康县四季不同的乡村盛宴;或者一起在某个傍晚,在天鹅湖畔燃起篝火,金樽对月,轻歌曼舞…… 文旅康养 多维度打造生态“金名片” 康县历史文化悠久,文旅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4个,国家湿地公园1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项,2镇20村评选为“中国最美村镇”,3村1镇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重点镇”,旅游示范村70个,近年来荣获“2022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中国最美县域”“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中国最佳生态宜居旅游目的地”“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景区道路、乡村道路与主要交通干道互联互通,机场、高铁站1.5小时可达,2023年康县累计接待游客481.2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5978亿元,同比增长145.93%。
陈佳 摄 “我们康县的茶文化可谓历史悠久,最早的茶树树龄有200多年了,从1956年试种到现在也有将近70年的历史了,这个茶叶体验中心着重在‘体验’,游客也是奔着‘体验’来的,通过研学体验的方式探究康县茶叶的历史,融合丰富的知识、人文情感和趣味元素,打造一个生动的‘行走的课堂’,让来到这里的人深度了解茶文化、多一些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赋予文化一定的经济价值。” 康县阳坝镇镇长李金利对记者说。 游客们不仅可以将亲手采摘的鲜叶加工成茶叶品尝一番,还可在农家乐品尝到一些与茶叶有关的菜肴。茶叶饼、茶叶炒鸡蛋、茶香鸡等,在炖鱼时撒上几片鲜茶叶,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只有到我们阳坝才能吃到的茶叶膳没有特定的菜系菜谱,就是用我们当地食材、当地的饮食习惯自然形成的,独一无二,特别受欢迎。”阳坝镇老江坝村党支部书记黄涛说。 阳坝在持续完善茶山步行栈道、茶屋、茶主题民宿等设施的同时,深入挖掘“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何将独特资源优势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让它更好地服务于和美乡村建设,阳坝镇走出了一条从卖茶叶向“卖文化”迈进的茶旅融合之路。 康县岸门口镇贾家坝村“52生态农场”里,水稻拔节般肆意生长,玉米棒子也带上了红缨子,黄豆等各种小杂粮都结满了果实等待丰收。半山坡散养土鸡此起披伏的打鸣声,让原本寂静的农场变成了一部田园交响乐。豆腐坊刚出锅的豆腐还冒着热气,鲜嫩可口。热情的老板随手递上一杯热豆浆,一股黄豆香便扑面而来。如果看倦了城市喧嚣,想寻一处静谧,回归田园之趣,这里就是当下诸多人选择解压和休闲的网红打卡地。 而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县岸门口镇朱家沟,全国首批甲级民宿“五福临门”总是游客不断,生意火爆。 “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他们走进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朱家沟,遇见自己向往的生活,也为世代蜗居深山的村民换了个活法。”如今已是朱家沟村产业发展“领头羊”的党支部副书记朱彦杰说:“朱家沟景区超高人气带动周边20个村近1000人融入乡村旅游产业链,其中固定从业者人均旅游年收入都在10000元以上。” 如今的康县,坚持以秀美山水为平台,以丰富旅游业态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擦亮“中国天然氧吧”生态“金名片”。从精致小城到和美乡村,从青龙山到梅园河,绿色生态游催生“美丽经济”,多元发展构建绿色富民“聚宝盆”,这是康县积极探索转化“中国天然氧吧”生态“金名片”,成为乡村振兴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稿件来源:陇南康县融媒体中心 唐亚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