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热门关键词:展览 收藏 专题 人物 视频
首页 资讯 展览 收藏 访谈 人物 视频 旅游 图片 养生 市场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康县寺台镇:民事直说+基层党建,增添治理新动能
日期:2024-01-15 15:46:20      字号: T | T

【甘肃省康县讯】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自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推行以来,康县寺台镇积极探索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机制,以“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创新为抓手,以发挥基层组织作用为主导,以有效解决矛盾问题为关键,以推动乡村全面发展为根本,全镇推行“民事直说+”模式,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用心用情解决诉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图片2_副本.jpg

民事直说+基层党建,增添治理新动能

“我们村大多都沿河居住,村上没有公共活动场所和健身器材,孩子们没有地方玩耍,天天往河里跑,家长们实在不放心,能不能在村上建一个供大家健身娱乐的场地啊?”康县寺台镇河口村民事直说委员会在每月“固定说事日”了解到群众诉求后,迅速召开会议,回应群众关切,利用村集体经济积累,组织全村党员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前硬化了一块空地,并安装了健身器材。夕阳西下,老人们在广场上锻炼身体,孩子们在此追逐嬉戏,妇女们闲话家常……共同绘就了一幅幸福和谐的画卷。

 图片1.jpg

“没想到活动广场这么快就修好了,必须要给你们竖大拇指!”河口村村民吴斌连连称赞民事直说委员会的办事效率。

社情民意“早掌握”、群众诉求“及时通”、发现问题“快解决”,“民事直说”搭建起了干群沟通互动的“连心桥”,党员干部把好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把实事办到了群众需要处。河口村修建健身活动广场是推行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一个缩影。康县寺台镇13个村因地制宜设置了“村民说事室”“党群议事会”“心愿墙”等,将“民事直说”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在每月“固定说事日”上,镇村干部、党员群众齐聚一堂、共话发展,现场收集民意,讨论村级发展、服务群众等重要问题,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逐渐成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民事直说+乡村振兴,凝聚人心促发展

民事直说会不仅是问需群众的平台,更是问计于民“商讨会”,关于村庄建设、规划、发展的好路子都来自于群众的集体智慧。2023年,康县寺台镇田坪村以“三个共同”机制创新为契机,以实施撂荒地整治为抓手,在土地里做“文章”,通过多次调研,反复商讨决定发展西瓜产业,在撂荒地上建成了百亩西瓜产业园,创新推出“田坪西瓜”特色产业品牌,在全县独树一帜,蹚出了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同时整合村社干部,留守三类户、低保户,公益性岗位等46人组成农业生产队在西瓜园内务工,推动村集体产业发展的同时,增加群众收入。仅去年一年,百亩西瓜产业园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农业生产队分红8万多元,人均增收1740余元。同时,依托市级千亩核桃示范点优势,村集体新建核桃油榨油厂一座,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核桃产品附加值,通过签订产品购销合同、电商直播带货、线下推广销售等方式,为村集体增收40余万元,小小核桃如今已成为田坪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致富果”,田坪村也成了“三个共同”促振兴机制创新的样板村。

 图片3.png

 

该镇剪子村党支部书记张仲彪在走访收集民意时了解到,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农村土地大面积撂荒、群众粮食种植面积持续下滑、传统种植收益不高等问题后,迅速召开民事直说委员会议商讨发展出路,通过倾听民意凝聚共识,在镇党委、政府帮助支持下,决定成立农机服务队破解村级产业发展难题,改变传统农业耕种模式,提升产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我年龄大了,不想让土地荒废,自己耕种又有心无力,多亏有了农机服务队,不仅服务好,代耕代种的价格也远低于市场价,种地难的问题终于解决了。”剪子村村民杨德学发出了感叹。

 图片4.png

剪子村农机服务队目前有挖掘机、小型微耕机、小型犁地机、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16台次,累计培养农机技术员16人,吸纳在家闲散劳动力40余人。截至目前,助农收割小麦800余亩、深耕土地650余亩、开挖土石方、拆除危房等累计工作700小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余万元。去年以来,寺台镇以深化“三个共同”为抓手,有力推动剪子村特色产业从无到有、竞相发展,“剪幽香”面粉加工厂发展如火如荼,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超过了50多万元。

同时,为发展壮大农机服务队伍,在全镇乃至更大范围内提供撂荒地整治、土地代种、农作物代收等有偿农业服务,该镇杨湾村成立了“好日子”农机服务队,截至目前,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图片5_副本.jpg

为巩固提升成效,康县寺台镇纪委主动靠前,以村级纪检监察联络站为抓手,紧盯“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对“三个共同”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等全过程监督,确保公开透明,真正惠及群众。

民事直说+民生实事,提升群众幸福感

图片6.png

杨湾村民事直说委员会成员刘文在走访时了解到,七房坪社的村民们希望把漫水桥改造成便民大桥。经议事会讨论通过后,康县寺台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倾听群众心声,奔走协调项目,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并完成了项目实施村及周边环境卫生整治、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任务,一年后,便民大桥横卧河面,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图片7_副本.jpg

(施工中)

 图片8.jpg

(竣工后)

“以前我们七房坪社过个桥特别不方便,夏天一下雨河水就涨上来了,我们在评议会上反映后,代表们挨家挨户征求意愿,今年便民大桥修好了,路也硬化了,我们再也不用趁逢集囤物资了,困扰多年的‘陈年难事’都解决了,我要给村上和代表们说声谢谢。”杨湾村村民刘宁涛高兴地说道。

民事直说听民意,服务群众零距离。康县寺台镇党委、政府在了解到部分村社地处偏远,快递配送无法到村到户的难题后,第一时间将此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田坪村率先开展“寺小递”志愿服务,主要针对农村特殊群体提供收取快递和网上购物指导、送医送药、生活用品代购等服务,截至目前已开展配送服务260余次,服务群众580多人,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收寄快递的愿望,有效夯实了基层治理根基。“寺小递”服务项目还荣获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

 图片9_副本.jpg

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从“等着矛盾来”到“主动找矛盾”,寺台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已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什么事都能通过“民事直说”来“说一说”“议一议”。而一个个叫得响、做得实的“服务品牌”,更是将社会治理变成人民参与的生动实践。这些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的内涵,实实在在把许多矛盾纠纷都解决在了一线,群众情绪也理顺在了基层,有效促进了基层的稳定与和谐。

 图片10.png

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就是要围绕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有效解决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积极有效作用。截至目前,通过“民事直说”机制,康县寺台镇共收集各类问题358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件,帮办实事106件。下一步,该镇持续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党建引领,兴办好事实事、化解矛盾纠纷,为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环境。(康县融媒体中心文/刘雅倩)


(责任编辑:文化新传媒)
  
相关资讯
热点关注
一键分享
+ 网站简介 + 广告业务 + 人才招聘 + 免责声明 + 隐私政策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联盟
Copyright © 2015 whxcm.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新传媒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 1124342676@qq.com 客服热线:13669285511 客服QQ:1124342676
陕ICP备17016876号-1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西安恺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
郑重承诺:本站自觉接受中共陕西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联合指导、管理、监督!
服务号 订阅号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