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玉兰古树的前世今生 王安泉 文 在这个阳气上升、春色渐暖的美好时光,我们聚集在太白山下黑水河畔,隆重庆祝西安市2020美丽乡村健康游暨周至玉兰旅游文化节启动仪式。 ![9_I[2Y[O51Q~1PCJF]@0FVR.png](http://www.whxcm.cn/uploadfile/2020/0322/1584870413455491.png)
远在北宋末年南宋初期的时候,抗金名将杨从仪率领抗金部队驻扎在千年玉兰古树下,杨将军的大旗就插在玉兰树顶,部队每天在玉兰树旁操练,这支英勇的部队抗击着从倘骆道进攻汉中的金国入侵者,在几次战役中击退入侵者,保卫了南宋的安危,保障了百姓的生活。迫使金国签订了停战协议,为南宋赢得了二十余年的黄金和平时期。南宋朝廷为了表彰杨从仪将军的赫赫战功,任命杨将军任命为洋州知州,晋封爵位为开国侯。杨从仪将军在和平时期勘查从太白山上发源的湑水河,修筑了汉中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杨填堰”,至今仍然灌溉五六万亩水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老百姓感念他的伟大功德,在他的晚年修建了杨将军祠堂,在他逝后在汉中、安康、商洛和秦岭山中修建了数百座杨将军庙,在我们周至县厚畛子的湑水河畔就有杨从仪将军庙,老百姓祭祀这位作出了伟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杨从仪将军的故事至今流传在汉江渭水之间。 

到了明朝末年,瘟疫突然流行在这一带山村,山野凄凄、人心惶惶,疫虐苍生,天地悲切。生死关头,山村来了一位名叫木笔的医生,他挨家挨户为大家治疗疫病,顶风冒雪给病人针灸、艾熏,服用麻杏汤头银翘散,又用酒喷洒室内进行消毒,在他呕心沥血的治疗下,逐渐消除了疫情,人们慢慢地恢复了健康。当村民感谢这位救死扶伤、仁心仁术的恩人时,这位木笔大医却悄然离去。人们就四处寻访他的踪迹,追寻他的下落,向南翻越重重山脉访寻到汉水两岸,向北穿过层层森林访问到渭河左右,才知道大医木笔是千年玉兰古树的化身。木笔又名辛夷,这味中草药是千年玉兰古树的花蕾,是祛风散寒,通塞利窍的良药。村民们商议决定年年祭拜千年玉兰古树。直到今天,这对我们今天举世抗击新冠病毒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古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又说:高大端直的树木必深遭刀斧祸患,我们这棵千年玉兰古树长得通直硕壮,又历经千余年屹立在山涧崖畔,风霜雨雪奈何不了它,多少砍树伐木的人也不敢对它下手,就是因为这棵树有灵性,又有药用价值,老百姓都精心呵护、舍命保护它,我们林场森林管护员在防盗防火防虫的护佑中尽到了保护古树名木的重要责任,才使得我们今天能看到这棵千年玉兰古树开出千朵万朵的花儿,流溢出沁人肺腑的芳香,随着我们脚下的流水,流到黑河、香满长安。流到渭河、香满关中,流到黄河、名振神州。流到海洋,名传环宇。

王安泉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4年生于周至县哑柏镇,号太白山人,研究生学历,当代书画家、作家;陕西书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陕西山水画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陕西书画艺术学校顾问。先后就读于西安美术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王安泉以画太白山区人物风情著称,已出版画集:《太白山速写》香港新民主出版社,《中国·太白山》陕西旅游出版社,《王安泉书画选》、《王安泉画选》等;为解放军出版社《何刚诗选》《关中道》等19部书籍插图四百余幅,在国家及省级报刊发表绘画作品百余幅。
|